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唯品会完成收购浙江贝付 电商+金融已成为行业标配

在今年的四月份,媒体爆出唯品会正在对浙江贝付进行收购,交易规模在4亿元左右。贝付总裁办第一时间否认了此消息。半年之后,就在国庆节前夕,浙江贝付的股东已经正式完成变更,成了广州唯品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宣告本次交易成功完成。

据了解,浙江贝付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于2012年6月获得央行颁发的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2013年9月获得外管局批准的跨境支付试点资格。贝付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基于互联网推出了一系列垂直化的支付产品,包括网银支付、快捷支付、委托代收支付等,目前现有用户超过6000万,年交易规模达数百亿元。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唯品会进军金融领域的决心。公开资料显示,唯品会曾在2014年向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递交资料申请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业务许可并获得公示,同年5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也曾赴唯品会进行调研。但由于审批和发牌迟迟没有下文,因而唯品会通过收购持牌支付机构的方式曲线获取牌照也属常规之举。去年底,唯品会还推出了唯品花、唯品宝、唯多利三款互联网金融产品。

电商+金融成为标配

“无金融,不电商”已经成为电商行业的一条潜规则。美团点评、苏宁、国美、小米及乐视等都在疯狂布局互联网金融,因为他们坐拥渠道、消费者、供应商、大数据等重点资源,目前光是卖卖东西可能已经无法留住人,要增加黏性,就得靠金融。平台成为连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中枢,金融以资金为纽带整合产业链上下游,顺着供应链为供应商和顾客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这是他们的未来。

金融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能带来更多盈利。日本第一零售商日本乐天,收入结构里面金融证券占了三分之一,卖商品的服务占了不到50%,国内零售巨头京东,刘强东直接表示,10年后的京东是一家金融公司,百分之70的利润将来自金融服务。可以看出来互联网金融所占的份额和重要性。

巨头们为上游的供应商提供理财、贷款业务,将供应商紧紧地捆绑在自己的平台,进而为消费者提供有效并可持续的金融服务,诸如打白条、分期付款等,还有账期中的资本运作将产生大额盈利。

新监管环境掀支付牌照转让潮

 由于监管重罚、刷卡费率改革等多重打击,第三方支付机构生存愈发艰难。近日市场掀起了支付牌照转让潮,一张牌照直接叫价“5亿元”。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央行基本上暂停了新支付牌照的发放,使得支付牌照的收购价格水涨船高。他表示,自去年以来,互联网支付的牌照价格差不多已经涨了10倍,牌照资质越多价格越高。支付牌照5年续展一次,对中小平台而言,若打算将牌照卖出,最好在续展期限1—2年内操作,越接近续展期,因面临续展能否通过的风险,牌照价值反而有贬值的风险。

2011年5月26日下午,央行公布了首批获得许可证的27家机构名单,包括大家熟悉的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银联旗下的银联商务、腾讯旗下的财付通等。首批许可证发证日期为2011年5月18日,有效期至2016年5月2日。首批27家非金机构目前已全部通过续展。自2011年5月以来,央行先后发出了8批共270张支付牌照,但有三家机构因严重违规被注销了支付牌照,因此,市场上还有267张有效牌照。

  今年8月12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就首批牌照续展工作答记者问时表示,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按照“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指导思想,坚持“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有序发展”的原则,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重点做好对现有机构的规范引导和风险化解工作,防范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为底线;健全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加大专项治理和执法力度,进一步提升监管有效性。